身為行銷人的我,某一天晚上看到了台灣設計師聶永真在個人粉絲專頁發了一篇文章
他收到某平台發送的合作邀約信,內容大致如上
(因為文章已被聶永真設計師本人刪除,圖片是從其他社團截圖存下來的)
內容是一個水瓶業者想找網紅合作,酬勞的部分是兩隻水瓶+500元成案現金.....
先不論酬勞多寡好了~
單純從他本人收到網紅平台發送來的這封信來看,平台窗口好像沒有做到事前應該做的功課
什麼是平台窗口該做的事前功課呢?
1. 當你收到客戶發出的一個需求的時候,需要先了解客戶主要的行銷目的,以及客戶的預算可以讓他做到哪些事情
以這個業主為例,他希望用商品互惠以及較低的預算找到網紅來替他們的商品做網路行銷
那對象一開始就不會是聶永真,怎麼說呢~
聶永真的社群平台有30萬粉絲,在網路上及設計圈中有一定的影響能力,以他的網路聲量來說,不會用這麼不合理的價格合作
窗口應該是要協助客戶用他的預算及需求,找出最符合的網紅對象,而不是有點像亂撒的感覺
2. 在詢問網紅合作的時用字說法與態度
科技的發達讓現代人已經習慣透過文字來交流,反而有時候還會害怕講電話或是面對面溝通
也因為少了面對面的溝通,讓現在許多人說話少了那麼一點溫度
以前面對面時,還可以透過語氣、語調、表情、肢體表現來感受對方當下的態度
現在只剩下文字時,大家好像就理所當然地忽略的這些重點
一個人所寫出來的文字,透過用字及邏輯,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的心態以及這家企業的文化
(很感恩以前公司經理在我剛進社會時,不藏私的教導我如何透過文字溝通來讓人感到舒服)
以網紅配方窗口發給聶永珍設計師的這封信來看,以及他們平台之前在社群上的發文
轉換立場,我個人會覺得好像是我應該要回信給你,好像是我應該要接受你這樣的需求及要求
後來平台在事件發生後,在FB發了一個這樣的聲明
在品牌主於平台上發案邀約後,有註冊平台的受邀人選,系統會自動寄發信件提醒,
另外針對未註冊的受邀人選,團隊會盡力在最短的時間內聯繫被邀約者,協助完成接洽與配對的任務。
因此在品牌主邀約了 聶永真 Aaron Nieh 設計師後,團隊協助寄發了邀約信件,轉達品牌的邀約資訊。
其中,在快速大量邀約的過程中,使用了不夠尊敬的邀約語句,在此對 聶永真 Aaron Nieh 設計師致上歉意。
相信行銷人員們都曾經歷期盼能邀約到理想的合作對象,而網紅配方也一直往這個方向努力,希望能創造更多的合作可能與機會。
不曉得您們看完是不是有跟我一樣的感受~
平台想把這樣的事件解釋為,因為系統發信、因為需要快速大量的邀約、所以很抱歉我們對聶永真設計師不小心發了不夠尊敬的語句
不過我覺得,今天如果這個事件不是發生在聶永真身上,你們應該不會覺得這樣的內容是有問題的
也許還是會用一樣的文字敘述來邀請其他網紅.....
我覺得不管今天這個人紅不紅,當你在發出邀約前都是需要尊重對方的
應該需要換位思考,當今天你是收到這封信件的那個人,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會想要趕快回信嗎?
反觀之,身為網紅的大家,也應該要保有謙虛的態度,透過自己的影響力,來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良善一些
在現在自媒體這麼盛行、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平台發言的時代下
我們可以將這個事件作為一個借鏡,告訴自己不要犯了相同的錯誤行銷方式
要好好地用善良細膩的文字與每個人溝通